首台!首例!中关村医院肿瘤康复中心特色治疗又添新成
2024年11月25日,中关村医院肿瘤康复中心任军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杂志上发表了N-of-1临床研究设计,采用SHAPE-T细胞治疗在国际上报道了首例晚期肾癌治疗结果。
肿瘤性疾病目前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近20年靶向药物及大分子单抗药物尽管取得重大突破,
但是临床的总体疗效仍然没有突破50%,副作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中关村医院肿瘤康复中心在建设研究型医院和研究型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自2022年12月以来,和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组成“肿瘤特色治疗临床研究联盟(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由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原学科(肿瘤学)、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群(基于细胞免疫治疗的复发转移肿瘤临床新模式学科群)带头人、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第十三批突出贡献专家任军教授担任总负责人,形成京沪同质化发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任军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既往多线治疗复发的晚期难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第一阶段(1994-2017)建立了以细胞免疫治疗为平台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第二阶段(2017年以来)创立“SHAPE-T”免疫疗法(免疫-热疗协同效应),即细胞免疫治疗+无创高频深部电磁波热疗联合低剂量免疫诱导化疗(或者不再联合化疗),为患者提供了无副作用、无痛苦的“绿色疗法”。从2018-2024年在京沪地区完成了300多例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模式对于来自全国各地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胰腺癌、卵巢癌、胃癌、胆管细胞癌、肺癌、结肠癌等难治性肿瘤
总体临床收益率达70-80%,突破了肿瘤内科治疗复发及难治性肿瘤的瓶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北京地区公立医院第一台无创深部热疗Thermontron RF-8在中关村医院(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顺利安装并完成调试。2024年12月9日,首例为一名肾癌肿瘤患者接受治疗。由任军教授领衔的上海-北京“SHAPE-T免疫创新治疗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推广项目。
该治疗模式的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肿瘤部位的温度至42.5℃,逆转肿瘤的耐药性和唤醒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原性,为后续的免疫T细胞发挥杀伤肿瘤细胞解除屏障。所使用的是患者自体免疫细胞,不需要体外病毒或者基因的修饰,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肿瘤热疗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加热人体全身或局部组织,使肿瘤组织温度达到有效治疗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实现对肿瘤的治疗。相较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对高温更为敏感,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抑制其DNA损伤修复和肿瘤血管形成,降低肿瘤内乏氧细胞比例,进而促使肿瘤细胞死亡。
正常细胞耐热性较强,能够耐受更高的温度,因此,肿瘤热疗能够在确保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不损伤身体正常组织,与其他肿瘤疗法相比热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副作用也相对较少。热疗作为一种无创、非侵入式的治疗手段,不涉及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使用,减轻了肿瘤患者的痛苦和身体损伤。此外,热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
热疗的用法:热疗可以单独使用或联合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可用于治疗除脑部及眼部以外的实体肿瘤,患者热疗部位无金属、无破溃、体内无起搏器等,无活动性出血,各年龄段均可使用。
案例分享:患者,男,58岁。2014年5月 发现左肾占位,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此后行白介素-2及胸腺肽治疗。2020年11月 上腹不适,检查提示胰腺十二指肠占位,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结节,考虑转移可能性大。2020-11-18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MV/PV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肾透明细胞癌转。2020-12-17 PET-CT提示:肝转移;右肺中叶结节,伴轻度代谢,可疑转移。2020-12-31 行PD-1单抗+阿昔替尼治疗共8个周期。2021-4-15 腹部核磁示:肝内多发低强化斑片、类结节部分范围缩小,部分新发,考虑转移可能。2021-4-28至2025-1 患者于上海及北京行SHAPE-T细胞免疫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转移灶完全消失,无复发,体重增加,精神及体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