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北京市卫健委调研中关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2024-04-25

北京市卫健委调研中关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3月19日上午,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副主任王建辉、叶小敏等来到中关村医院调研北京市海淀区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海淀区副区长林航,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副主任郑洋,中关村医院院长富大鹏,党委书记陈峥郁陪同调研。

科技赋能,“数”说健康。在中关村医院综合楼一层大厅,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郑洋展示了海淀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数据检测平台、全民健康平台全景图、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绩效指标等多个海淀区健康领域数据汇聚平台。

多元化的平台,实时更新的数据,疾病谱排序、门急诊量、药占比、门诊满意度、区域拍片数量等一个个数据在屏幕上切换滚动,调研人员详细了解了智能平台的运行,数据分析等。

中关村,从曾经北京西北郊的偏僻之隅,发展至今已经蜕变成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中关村科学城。地处中关村核心区的中关村医院承“中关村”之名,以科技之光照亮数字未来,赋能海淀区大健康产业。

医心相“联”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紧密型医联体病房是北京市首家由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市属二级医院联合成立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典范。在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的支持和推动下,医联体病房于2023年正式运行。

调研一行参观了海淀区口腔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口腔颌面外科,了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情况,俊彩主任等就医联体病房的运营、人员配备、专家出诊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领下,中关村医院引入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专家和师资,医院的口腔学科建设,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带动了医院手麻、辅诊、肿瘤科的发展。

“智”融合手术机器人作为集多项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综合医疗器械,是微创外科领域的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也是医生们当之无愧的“得力助手”。调研一行通过数字化手术室的手术转播系统实时观看了骨科机器人辅助术中定位操作演示。

骨科机器人突破了传统手术中“手”“眼”的局限,通过全程数字化导航和智能化人机互动更好地控制手术精度,以数字化的形式实时监测手术精准度。2023年成功完成在机器人辅助下的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超800台。将技术专长与骨科智能机器人二者结合,创造出时间更短,损伤更小,精度更高的手术模式,实现微创中的微创,让患者更快地康复,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康复先行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外骨骼机器人等现代化康复设备设施,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为智能康复实验运行提供支撑,并成功申报并获批2023年首发专项自主创新项目,目前科室依托获批的海淀区卫生健康委领军人才项目、科研项目及高质量项目助力创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带动建立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医院于2023年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海淀区康复体系辐射带动能力提升项目,以此为契机,衔接医院“一体两翼”老年康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康复服务体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大康复服务供给,切实推动海淀区康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队还参观了解了口腔仿头模示教室、康复训练大厅及信用医疗实施现状。

精湛的医疗技术与先进科技结合,中关村医院正向智能医学新时代大跨步迈进,用好智能医疗的“智”与“治”,助力海淀卫生健康事业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