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健康科普】一到秋冬就皮肤瘙痒,你该怎么办
2020-09-17

九月的北京秋意渐浓,天气也渐渐干燥起来,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干燥的空气对皮肤的影响可是相当大的,护理不到位可能会出现红肿、敏感,甚至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难忍的现象,这时护肤应以预防皮肤瘙痒为主,最关键的要维持皮肤滋润,并减少角质层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护皮脂功能。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秋冬季节减少洗浴次数,每周洗1至2次即可,并且要随着环境干燥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洗澡时选用含滋润成分高的沐浴露,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碱性香皂。时间不要过长,避免使用太热的水洗澡,最好是采用与体温相仿的水温(不超过40度)。不要搓澡,因为过热的水和用力的搓澡会洗掉皮肤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这样就很容易伤害到皮肤,甚至引起皮肤局部发炎,使得神经更加兴奋,会加重瘙痒。

2.洗澡后趁皮肤还未全干时立刻涂抹上滋润的身体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别干燥的部位,这样可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

3.减少去角质产品的使用频率,以避免过勤的去角质破坏皮肤保护膜。护肤品也要随季节转换而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应当选择低刺激性的滋润度较高的护肤乳液/乳霜,在功能上应加强保湿,建议可选用含有保湿成份的滋润面霜或霜状乳液来锁水保湿。

4.尽量避免局部搔抓、烫洗和外用刺激性强的外用制剂有了轻度瘙痒就搔抓、烫洗或用刺激性强的外用制剂,这样会使瘙痒暂时减轻,但其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刺激,过后会加剧瘙痒。现在医学已经证明,痒觉和痛觉是通过同一套神经感觉系统产生的。对于刺激轻者可引起发痒,重者引起疼痛。用力搔抓止痒的实质是增强对皮肤的刺激而产生痛觉,从而遮盖了痒感。当疼痛逐渐消失后,往往不仅不能止痒,反而痒感更重,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做法,会使皮肤抓痕累累,甚至会引起继发感染,因此应避免使用恶性刺激的办法止痒。

5.选用纯棉或真丝内衣,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产生的静电,会刺激皮肤,增加瘙痒感。故老年人应尽量选择纯棉衣物,穿着也应宽松

6.为了避免室内空气干燥而引起的皮肤水分的蒸发,应当设法提高室内湿度,通常湿度保持在50度左右会比较合适。每晚临睡前还可以在床边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

7.皮肤瘙痒患者避免辛辣、油腻、海鲜,咖啡、烟、酒等刺激类食品,因为这类食品对人体及皮肤是一种刺激。辣椒、葱、蒜、酒、浓茶等食物会导致人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反应,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对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产生痒感,会使患瘙痒性皮肤病的人症状加重。而鱼、虾、蟹等海鲜类产品,是皮肤瘙痒的 “过敏源”,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也应避免食用。

    

对于单纯的季节性皮肤瘙痒,只要做到以上几大护理原则,就能很大程度地改善甚至消除皮肤瘙痒的问题。如果出现严重的顽固性瘙痒,应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内脏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便秘者、肿瘤等也会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这时就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作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