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医者大爱】有一种“堵”百转千回 有一种“通”荡气回肠
2020-04-11


作为高龄易感人群,疫情期间坚持“足不出户”的那老,近日,“停止排便10余天,下腹胀痛6”来医院就诊。一生致力于数学领域研究的那老78岁高龄,20年来多次受“肠梗阻”折磨,每次保守治疗后都能缓解。但“不明原因”肠梗阻,并不是每次都能有惊无险。

那老来院当日,由于下腹胀痛明显,急查CT显示:“乙状结肠局部肠系膜似呈漩涡状改变,其以上肠管明显扩张,可见气液平面。” 纵使那老有脑出血、房颤、三尖瓣手术等病史,但在“乙状结肠扭转合并肠梗阻”这个绝对手术适应症面前,继超声科张主任加班完善心脏彩超排查后,加之医务科科长杨福生的积极协调支持,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等兄弟科室保驾护航,手术禁忌也由“绝对”变成“相对”。

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大肠梗阻、肠道菌群污染、手术切除肠吻合难度大,诸多原因致使手术风险很高。肠扭转导致梗阻扩张,进一步发展会肠坏死,迅速手术,解除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中关村医院外科团队争分夺秒、责无旁贷。从那老入院,到迅速明确诊断,从完善相关检查,到多科室配合保障,从制定手术方案,到完成术前准备,外科团队仅用了几个小时。

术中证实乙状结肠冗长伴巨结肠样改变(最宽处直径约15cm),顺钟向扭转180度,如此巨大的扩张肠管,在医生从医史上,并不多见。扭转复位、肠道减压、排粪清洗、乙状结肠切除、肠吻合、腹腔大量盐水清洗、回肠造口,历时4个半小时,从那老入院当晚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在整个团队密切的配合下,这个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顺利完成。现患者已从ICU转回外科,目前恢复良好,已下地活动。

“百转千回,不通则痛”。荡气回肠的手术经历,对患者而言意味着重生,对外科大夫而言,更是终生难忘的回忆。

 

作者:李强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