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科学治疗高血压 远离认知七误区
2024-07-05

科学治疗高血压 远离认知七误区

 

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走出高血压认知误区是科学防范高血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中关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带您了解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七个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有高血压患者认为,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意味着病治好了,就可以停药。殊不知,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血压一般都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日常活动及锻炼时的血压只会更高,所以安静时的血压应控制到能耐受的尽量低的水平,才能确保全天血压在适宜范围内波动,对心脑肾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低。确诊高血压后,建议终身服药,定期监测随诊,大部分降压药对肝肾没有不利影响。长期服药,平稳降压,更多获益。

误区二:血压降的越快、越低越好。降压速度过快,会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只有当高血压急症时,血压要降得快些,建议在最初的2个小时内将血压降到一个安全范围,降幅不超过25%,后续的2~6小时内,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左右。而大多数情况下,降压治疗还是应该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

误区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常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这一错误认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推荐: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140/90mmHg以上,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如能耐受,还可降到<130/80mmHg;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先把血压控制到<15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得更低;80岁以上特别虚弱的高龄老人,收缩压控制在130-150mmHg水平,或个体化处理。

误区四:患高血压无需改变生活方式。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即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单纯靠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或者说要额外多吃药物对抗不良嗜好带来的血压增高。

误区五:频繁更换降压药物。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降压是个长期甚至终生的系统工程,要有足够的耐心,降压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需要一定的时间,评判一种药物有效或没效,应规律服用并观察2-4周。根据近年来中外高血压相关指南的要求,除了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脑病、子痫等)必须在24-48小时内快速降压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推荐4周内血压达标;年龄较大、合并有冠状动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以及药物治疗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的时间酌情延长,推荐12周内血压达标。因此,降压治疗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复诊评估降压效果,在现用药物的基础上加减微调或联合。

误区六:夏季血压偏低可以常规减药或停药。血压的季节性变化普遍存在,冬季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夏季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发现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伴有低血压症状(坐起或站起时一过性头晕、心慌、出冷汗)应及时咨询医生,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同时应加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避免遗漏可能的夜间血压升高,防止下调药物剂量造成夜间血压不达标。当患者在夏季多次测得血压低于推荐目标值,并且确定其为季节性变化带来的血压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应由专业医生指导,充分评估其耐受情况后再决定是否调药,即便是调药也是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剂量的微调,而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

误区七:安静时血压正常就没事儿。诊断一个人是否有高血压是看安静时血压水平(非同日、有3次、坐位休息5分钟以上,测得的收缩压14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以上),但人的血压在一天中是会波动的,呈现“双峰一谷”表现,早晨和傍晚的时候高些,晚上睡觉时低些,劳作、情绪激动时会短时更高些,有些特殊人群容易夜间打鼾,醒了也昏昏沉沉,其实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频繁夜间缺氧,反射性夜间血压升高,甚至比白天血压还高。所以光满足于安静时的血压正常还不够,我们需要关心自己全天大部分时间的血压水平。可以到医院申请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健身锻炼需求或平时劳动强度比较大的人群可以考虑做心肺运动试验,能发现一些潜在的运动高血压,并全面评估运动风险,使锻炼更安全、更科学。

从现在开始,定期监测血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高血压认知误区,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走出高血压认知误区是科学防范高血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中关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带您了解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七个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有高血压患者认为,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意味着病治好了,就可以停药。殊不知,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血压一般都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日常活动及锻炼时的血压只会更高,所以安静时的血压应控制到能耐受的尽量低的水平,才能确保全天血压在适宜范围内波动,对心脑肾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低。确诊高血压后,建议终身服药,定期监测随诊,大部分降压药对肝肾没有不利影响。长期服药,平稳降压,更多获益。

误区二:血压降的越快、越低越好。降压速度过快,会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只有当高血压急症时,血压要降得快些,建议在最初的2个小时内将血压降到一个安全范围,降幅不超过25%,后续的2~6小时内,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左右。而大多数情况下,降压治疗还是应该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

误区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常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这一错误认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推荐: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140/90mmHg以上,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如能耐受,还可降到<130/80mmHg;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先把血压控制到<15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得更低;80岁以上特别虚弱的高龄老人,收缩压控制在130-150mmHg水平,或个体化处理。

误区四:患高血压无需改变生活方式。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即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单纯靠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或者说要额外多吃药物对抗不良嗜好带来的血压增高。

误区五:频繁更换降压药物。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降压是个长期甚至终生的系统工程,要有足够的耐心,降压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需要一定的时间,评判一种药物有效或没效,应规律服用并观察2-4周。根据近年来中外高血压相关指南的要求,除了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脑病、子痫等)必须在24-48小时内快速降压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推荐4周内血压达标;年龄较大、合并有冠状动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以及药物治疗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的时间酌情延长,推荐12周内血压达标。因此,降压治疗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复诊评估降压效果,在现用药物的基础上加减微调或联合。

误区六:夏季血压偏低可以常规减药或停药。血压的季节性变化普遍存在,冬季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夏季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发现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伴有低血压症状(坐起或站起时一过性头晕、心慌、出冷汗)应及时咨询医生,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同时应加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避免遗漏可能的夜间血压升高,防止下调药物剂量造成夜间血压不达标。当患者在夏季多次测得血压低于推荐目标值,并且确定其为季节性变化带来的血压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应由专业医生指导,充分评估其耐受情况后再决定是否调药,即便是调药也是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剂量的微调,而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

误区七:安静时血压正常就没事儿。诊断一个人是否有高血压是看安静时血压水平(非同日、有3次、坐位休息5分钟以上,测得的收缩压14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以上),但人的血压在一天中是会波动的,呈现“双峰一谷”表现,早晨和傍晚的时候高些,晚上睡觉时低些,劳作、情绪激动时会短时更高些,有些特殊人群容易夜间打鼾,醒了也昏昏沉沉,其实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频繁夜间缺氧,反射性夜间血压升高,甚至比白天血压还高。所以光满足于安静时的血压正常还不够,我们需要关心自己全天大部分时间的血压水平。可以到医院申请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健身锻炼需求或平时劳动强度比较大的人群可以考虑做心肺运动试验,能发现一些潜在的运动高血压,并全面评估运动风险,使锻炼更安全、更科学。

从现在开始,定期监测血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高血压认知误区,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