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喜报!中关村医院安琪在海淀区职工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2025-10-24

喜报!中关村医院安琪在海淀区职工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好消息

在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主办的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海淀篇

“敢担当 善作为强区有我”职工演讲比赛中

中关村医院

传来捷报

 

老年康复中心安琪

凭借优异表现突出重围

成功斩获优秀奖

“强区有我”的征程上

做最坚定的那道光

 

在海淀区16名涵盖科技企业、学校、医疗机构、街道社区等领域的优秀选手选拔中,安琪脱颖而出。她结合在中关村医院老年康复中心的成长感悟,以《强区路上,安“琪”守护》为题作精彩演讲,内容主题鲜明、事例鲜活,既深刻诠释“强区有我”的主人翁意识与奋斗精神,也充分彰显海淀职工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时代风采,最终赢得现场评委与观众的高度认可。

这份荣誉

是安琪以专业守初心

以热爱赴岗位的见证

也是中关村医院职工

践行责任担当的缩影

更将激励更多海淀职工

以实干为区域发展注入力量

《强区路上,安“琪”守护》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普通护士的奋斗故事,一段“以护为心,以行致远”的坚定旅程。

我工作的地方,是医院最安静的一角——老年康复中心。这里没有轰鸣的机器,也没有生死一线的惊险,但有的是慢慢流淌的时间和一群最需要陪伴的长者。他们的脚步缓慢、语言轻微、情绪多变,正是我们最需要倾听、耐心守护的群体。我每天查房、写病历、观察病情、安抚情绪,在细致的护理中体会到:护理从来不是“技术性的重复”,而是“爱的延续与回应”。

我始终坚信,“以技能为基石,以责任为核心”,才能成为一个值得托付的健康伙伴。从“护理文书书写优秀个人”到“百日练兵技能大赛二等奖”“心肺复苏技能比武二等奖”;除了在护理常规技能上的精进,我也不断拓展康复相关的专业边界。今年7月,我参加了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这次学习让我对神经肌肉功能评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帮助我更科学地判断患者康复阶段的肌力变化,尤其在老年康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中,有了更专业的支撑。这不只是学习的积累,更是服务质量的提升。

从获得“糖尿病综合管理能力证书”,到2025年正式成为北京市护理学会糖尿病专科护士;再到申报成功的护理实用专利,我一直在用每一个学习与创新的脚步,为岗位蓄能。但我始终认为,护士的影响力不应局限在病房之间。于是,我开始尝试“走出去”。

我参与录制并剪辑了多部健康科普视频,内容涵盖糖尿病足护理、自我血糖监测、“三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控糖饮食示范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医院内部平台广泛传播,还在相关比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很多患者留言说:“听懂了,也做到了!”那一刻,我明白:用一支笔、一段讲解、一颗心,就能把“专业”变成“通俗”,把“医疗”变成“温度”。

除了视频科普,我也积极参与新型传播方式的探索。我曾参与设计医院内部的AI宣教作品,主创的健康洗手主题宣传海报荣获表扬,并被广泛使用于公共区域,提高了患者对洗手规范的认知和重视。我们还联合医院食堂,共同研发了一款糖尿病患者营养配餐智能推荐小程序,将护士的专业建议、饮食结构与医院营养服务紧密结合,让慢病管理从“病房”延伸到“餐桌”。

而这些努力,并不孤单。我们身处海淀,一个新质生产力加速聚集的科技前沿之地,但科技的发展不应冷冰冰。更需要我们这些一线职工,用行动为城市注入温度。我始终以此为信念,默默践行自己的职责,也因此,收到了三封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有家属托付的信任,有患者出院后的深情致谢。这份信任,是我前行最温暖的动力。

作为一名海淀区医学会老年学专委会委员,我更愿意把我的专业深入到患者真正需要的地方,把健康科普讲得更贴地气,把服务做得更有“人情味”。我始终相信:“敢担当”,是面对每一位患者都不退缩;“善作为”,是在每一个细节中把护理做到极致;“强区有我”,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在为这座城市的健康、发展、温暖而奋斗,那么我们,就是这场“强区接力赛”中的火炬手!

我是护士安琪,来自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愿以专业守护生命、以热爱点亮岗位,在“强区有我”的征程上,做最坚定的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