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颞颌关节紊乱病来袭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可能隐藏着健康危机。吃饭时耳朵附近 “咔咔” 作响、打哈欠下巴突然卡住、晨起脸酸如嚼一夜口香糖,这些情况极有可能是颞颌关节紊乱病(TMD)发出的警示信号。
颞颌关节人体最忙的“小弹簧”。我们可以伸出自己的手,摸一摸耳朵前面,在张闭嘴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它的运动,这就是我们的颞下颌关节,是头面部唯一能动的关节。颞颌关节堪称人体关节界的 “大忙人”,每天开合超 2000 次,肩负咀嚼、说话、表情等重任。一旦它 “生病”,也就是患上颞颌关节紊乱病,麻烦便接踵而至。
颞颌关节紊乱的典型症状关节弹响与卡顿:关节活动时,异常弹响突然出现,还常伴有卡顿,如同老旧机器运转不顺。面部疼痛蔓延:面部莫名疼痛,范围逐渐扩大,甚至引发头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张嘴幅度受限:原本能轻松塞进三指的嘴巴,患病后张嘴幅度大幅变小,享受美食都成了难事。耳部不适相伴:耳朵出现闷胀感,还可能耳鸣,整个头部仿佛陷入 “混乱”。
导致颞颌关节紊乱的原因:单手托腮,很多人习惯单手托腮,看似惬意,却长期给颞颌关节增加负担。过度咀嚼硬物,把坚果当减压 “神器”,频繁大力咀嚼,或习惯啃骨头、咬瓶盖,让关节不堪重负。夜间紧咬牙,熬夜时不自觉咬紧后槽牙,关节整夜持续受力,容易受损。单侧咀嚼,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致使两侧关节受力不均,引发关节失衡。不良睡姿,趴着睡觉挤压脸部,不仅可能影响脸型,还会连累颞颌关节。解剖结构问题,关节盘移位、髁突异常、咬合干扰等因素。正畸拔牙不当或牙齿排列错位,改变关节原本受力,诱发关节紊乱。
日常防护很关键:1、保持均衡受力:改掉单侧咀嚼和托腮习惯,防止关节盘偏移,维持关节 “和谐”。2、减轻关节负荷:避免啃骨头、咬瓶盖,硬物切割后再食用,给关节 “松绑”。3、纠正不良体态:时刻纠正头前倾、跷二郎腿等姿势,保持脊柱中立位,减轻关节压力。4、做好夜间防护:磨牙者佩戴软颌垫,缓冲夜间关节冲击。5、学会调节压力:焦虑时别紧咬牙,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肌肉,让关节 “喘口气”。
90%的颞颌关节紊乱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改善,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能消炎止痛,急性发作时短期用镇痛药、肌松剂缓解不适,定制咬合板夜间佩戴,平衡关节压力,透明质酸润滑关节富血小板血浆(PRP)促进修复。
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提醒您:病情严重,出现疼痛超 1 周、张嘴不足两指宽、突发咬合错位等情况,务必及时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守护颞颌关节健康。
口腔颌面外科开展项目:各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包括颞颌关节病显微内镜辅助治疗、颌面恶性肿瘤皮瓣/骨瓣转移修复术、颌面部创伤重建术、显微血管吻合术、正颌/骨折术后固定物取出术、腮腺肿物切除术、颌骨囊肿切除术、面部瘢痕修整术、疑难口腔种植术、复杂牙拔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