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通常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可单发或多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真菌、结核感染及肉芽肿等,也有一部分肺结节是肿瘤或癌前病变。按照直径划分,直径<5mm的肺结节属于微小结节,直径5~10mm的肺结节属于小结节。按照结节密度,又可分为实性肺结节、部分实性及纯磨玻璃结节。大多数肺结节本身不会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等症状,一般通过胸部CT检查可发现。
大多数肺结节并不能从单次的影像学结果中准确判断良恶性,根据外观判断良恶性是“以貌取人”,尽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是恶性病变的典型特点,但由于肺结节中的早期肺癌很少见到这些特点,因此还需要结合肺结节的密度、结节内外结构特征及随访的动态变化等方面综合判断。对于纯磨玻璃结节和≤8 mm的肺结节一般不推荐功能显像;对于不能定性的直径>8 mm的实性肺结节建议进行功能显像,推荐PET-CT扫描区分良恶性。增强CT扫描显示增强>15 HU,提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大。
肺结节在随访中有以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随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时期多次影像结果的比较对于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非常重要。在同一家医院做相关CT检查的患者,医生们通常可以调阅之前的电子影像资料进行对比。但很多时候,在其他医院做CT检查的患者,到另一家医院就诊时只带最后一次影像资料,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携既往CT片子再次就诊,更有甚者认为大夫看过的片子即不具有使用价值,便丢弃了之前的影像资料,这种做法对肺结节的诊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建议肺结节患者妥善保管肺结节相关影像资料。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理性看待肺结节,发现肺结节不要慌,建议先到专业科室就诊,遵循专业意见定期复查、随诊,科学管理疾病,别让小结节成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