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立春将至 养生先行
立春,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2023年的立春时间为2月4日。
立,是“开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有吉祥的含义,
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
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此时可借助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
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
达到身心和谐,
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调情志
立春养生,养肝为主。养肝切忌“怒”,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中医理论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
春季人们容易倾向两种消极情绪:一方面是春季阳气生发,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另一方面是春季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
预防这些不良情绪可以多与人沟通,尽量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调起居
立春以后日照时间渐长,起居方面也可顺应日照变化,提倡早睡早起,起居规律,使肝“休息”好,避免过度劳累耗损气血,影响肝藏血的功能。运动方面不易剧烈,春季适合做八段锦、瑜伽等柔软而使肢体极度伸展的运动,可以畅通血脉,有利于生发之气发散。
调饮食
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如春笋、山药、韭菜等,但不要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同时应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
调经络
《黄帝内经》记载:“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立春每天早上梳头两百下,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立春梳头,也符合春季阳气萌生升发的特点,具有宣散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梳头方法:先去前额的发际向后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然后再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梳头时用力要均匀,速度宜缓,一次梳50~100下,头皮微热即可,梳头时将身体向前屈或向后仰,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效果会更好。
同时立春节气也可以进行艾灸推拿,有助于平肝潜阳,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
主要穴位:
太冲穴:足背,由第一、二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
肝俞穴:正坐或俯卧位,由第七胸椎再向下摸两个椎体,即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
方法
艾灸:点燃艾条放入温灸盒内施灸或直接点燃艾条进行悬灸,每次20~3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推拿: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