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早癌筛查——肝癌篇
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
音乐才子赵英俊也因肝癌离世。
肝癌究竟是种怎样的疾病?
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普通人离肝癌有多远?
我们该如何预防并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的危害
肝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慢性肝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五年总生存率仅为14.1%,五年复发转移率高达40% 至70%。
肝癌患者有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一旦发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出现破裂出血,在短时间内引发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肝癌高危人群
1、乙肝、丙肝患者;
2、长期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人群;
3、有肝癌家族史;
4、肝癌高发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高于女性;
5、食用霉变食物,食物霉变后,会产生黄曲霉菌,这种菌群容易诱发肝癌。
为什么很多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肝脏很特殊,缺乏痛觉神经,肝脏的病变不会产生痛觉,也就不存在早期预警,只有当肝癌不断生长侵犯肝脏包膜时,才会出现疼痛,但此时为时已晚。
另外,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部分肝功能受损,其他部分完全可以代替继续行使肝脏的功能,即使肝癌到了进展期,有可能肝功能还是正常的。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肝癌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就是中晚期。
如何预防肝癌?
一、减少酒精的摄入,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容易形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少吃油炸、烧烤类食物,不吃霉变食物。
三、保持个人卫生,积极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
四、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五、定期体检,大部分肝癌早期都没有明显或特异性症状,当发现肝部疼痛、全身乏力时可能已是晚期,因此定期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
筛查方法
1、肝癌风险评估;
2、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FP是诊断肝癌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3、腹部超声/腹部核磁(腹部超声是肝癌筛查和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查);
4、液体活组织检查。
肝癌的死亡率虽然较高,但发现及时仍有治愈可能,建议一般风险人群每年体检一次,如果是肝癌高危人群,建议3-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肝癌,我们要谨记: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