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培训提升】在寒冬中迎接“创面修复”的春天
2022-01-18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村医院结合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创面修复的多学科协作和专科能力建设,分批次选派外科医护骨干赴多家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有力提升了医院的创面修复诊治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并在两年多的临床诊疗实践中,逐步丰富创面修复的医疗服务内涵,切实保障了受“慢性难愈合创面”困扰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知识链接: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趋势的创面。多发生于糖尿病、创伤、静脉曲张、血管硬化、截瘫长期卧床等严重慢性病和急性损伤患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等特点。

 

近日,为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提高诊治水平,保障患者安全与诊疗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医院举办伤口造口知识论坛,为适应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合理控制线下人数”的方式举办。

 

副院长潘明康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将以国家政策方针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落脚点,以医院创面修复专业人员的能力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控指标、加强业务指导,为保证创面修复诊疗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伤口治疗中心主任张龙以线上授课的方式,为大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感染伤口的诊断和控制》,激发了听众对创面修复工作的兴趣,提升了创面修复人员的理论视野和工作自信。

 

外科多位医师及护理人员结合医院的临床诊疗经验,就《慢性创面分类及治疗》《压疮预防和治疗敷料的选择》《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腹壁切口延期愈合的防治》《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组织愈合及富血小板血浆(PRP)的临床应用》《造口护理》做汇报发言。

 

外科主任林延明在《创面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除创伤、烧伤等引起的急性创面外,各种疾病导致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我院外科与市内三甲医院伤口治疗专科、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实现综合医院专科与基层医院双向联动。针对病情复杂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我院外科与上级医院专科和院内各科,以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制定科学、适宜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确保治疗针对性、保证治疗效果。”

 

加强医院创面修复

促进专业化治疗

助推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为群众就医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