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健康科普】盆底肌的那些事2——盆底肌为什么会出问题?
2022-01-13

【健康科普】盆底肌的那些事2——盆底肌为什么会出问题?

 

您是否出现下图中的症状?

如有上述症状说明盆底肌可能出了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发病率约30.9%。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肉产生拉伸、损伤,是发生盆底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多次阴道分娩可加重肛提肌损伤,妊娠期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腹压持续增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拉伸受损。同时由于体形的改变造成盆腹动力学改变。

如下图所示:虚线显示正常体位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重力轴指向骶骨。实线显示妊娠时,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而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2、雌激素减少。雌激素具有调节盆底胶原代谢、维持盆底组织形态和张力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盆底支持组织修复再生能力降低,容易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慢性腹压增加。引起慢性腹压增加的因素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反复负重劳动等。盆底长期受高压作用,局部血供受到影响,造成盆底筋膜、肌肉、神经营养不良、变性而失去弹性,最终致病。

4、尿道、阴道手术。手术可能造成解剖位置改变、神经损伤,也可能影响肌肉筋膜,从而导致盆底肌损伤。

 

5、肥胖因素。许多研究发现肥胖者盆底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可能由于体重增加可继发膀胱内压增高和尿道高活动性,此外,肥胖患者多有血脂异常,还可对盆底血液流动及神经的分布产生不良影响。

6、家族遗传。盆底障碍性疾病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有家族史的女性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消除或避免损伤盆底肌的因素,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状态。出现症状不要轻视或过度担心,可通过盆底肌功能评估制订治疗方案,借助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可咨询中关村医院妇科,咨询热线:8254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