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健康科普】血压为什么会像跷跷板?
2021-02-23

临床药师小丁在接待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进行用药咨询时,无意间看见阿姨手中的降压药,就随口问到平常血压控制得如何。阿姨说:“控制得还行,我也不难受,就是有时候血压像跷跷板一样,您说奇怪不奇怪。”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叫“像跷跷板一样”?阿姨告诉小丁“血压一阵子高一阵子低,可不就是像跷跷板一样么。”小丁接着询问是如何服药的,阿姨解释道:“我听医生的话,每天都测量血压,这几天血压挺好的,我就减点儿药量;过几天血压高了,就增加点儿药量。”

 

听完阿姨的描述,小丁真是哭笑不得。“您觉得血压控制得挺好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并不是自身血压正常了,若自行减药量,降压药药量不足,可不是血压又回升了么。如果这样反复增减药量,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频繁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是非常危险的。”

“原来是这样呀!”阿姨恍然大悟,连声询问究竟应该怎么服用降压药。

 

小丁告诉阿姨,正确的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切不可断然停药或者自行减少药量;老年患者不应一味追求血压降到正常水平,而是根据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就可以了。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患者自行增减药量的情况,小丁在这里提示各位患者,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病情变化请及时就诊。如有用药问题可以至医院门诊一层西侧临床药学室进行咨询。

 

作者:丁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