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高效担当迎风雨 采样战“疫”见彩虹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个端午节,中关村医院核酸采样队奔波在各个核酸采集点,在高温与暴雨的双重夹击下,与病毒进行着一场时间的赛跑。
6月25日,某社区居民核酸采样点,第一组队员继前一日工作结束后再次集结,考虑场地因素和工作强度,30人的队伍需要先上14人,之后第二批再替换上去,准备室顿时争先恐后:“我先上!”“让我先来!”有的队员迅速戴上N95口罩抢位。下午两三点钟正是一天当中最闷热的时刻,队员们都争先把辛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
前来检测的居民中有不少小朋友,望着他们好奇又畏惧的目光,医护人员蹲下身子,用加倍的耐心安抚和引导他们,所有儿童无一哭闹,全部顺利完成检测。雷声隆隆,雨声呖呖,晚间,随着检测任务进入尾声,大部分队员结束任务,张妍、田浩辰、范梦阳、陈永刚四名队员依然坚守。遮雨棚下的灯亮着,是无声的守护,守护责任,守护健康,守护希望。20:30,最后到来的一家三口结束检测,当日1755名居民的检测任务顺利完成。
6月26日,任务最重的一天,第二组兵分四路,齐头并进、各个击破。每个点位十二、三人的队伍要负责几千人的采样任务,没有一个人退缩。根据现场情况,各小组因地制宜,调整更适合、更高效的采集流程,由原来的两人一组改为单兵作战,将信息录入、条码打印环节前置,效率提高了许多,但每位工作人员承担的任务也相应更重了。晚上10点半左右,采样点的工作结束,脱下防护装备,汗水已浸透衣衫。当日,共完成10800余人次的采样。
6月27日,第三组队员集结。端午假期,他们无暇陪伴家人,没有机会在家享受空调、wifi、香粽、冷饮,而是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坚守一线,迎接高温、暴雨的考验。“您先戴着口罩深咳一下。” 队员们采样更加娴熟、快速。正午的阳光热辣,午餐时间,没有餐桌,队员们依然吃得很香,防护服下的内穿衣已被汗水浸透,未及晾干,就再次“披甲上阵”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全天共采样2067人次。27日22:00接到当夜必须完成的紧急采样任务,刚刚完成日间采样工作的康复科陈紫阳、健管中心王香梅未及离院,继续上岗到次日凌晨3:00,当夜大夜班的老年医学科科田会也披挂上阵,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感控办主任卢冬梅,严控感控消杀工作,仔细认真的检查每一位上岗人员的防护装备穿戴情况,手持消毒喷壶为每一位结束工作的人员喷洒消毒,指导队员安全脱除防护装备。她是白衣战士的守护者,她是守护天使的天使。当所有工作结束后,她与外围工作人员一起清理现场、处置医疗垃圾、移交标本。
妇科刘东昱的这个端午假期因待命核酸检测紧急任务,下夜班后索性没有回家,平日里就雷厉风行、以特别能吃苦著称的东昱在现场显示出了平时的基本功与麻利脆的工作作风,与同组的检验科尹磊同为“快手”,受到受援单位的交口称赞。
肿瘤科徐大钊赶回家中时,孩子们已然入睡,他的爱人也是一名奋战在核酸采集战线的白衣战士。
社区中心魏雅丽、医务科姚再跃的爱人均是公安民警,自北京疫情反扑开始夫妻俩都在各自的战线上奋斗。
医保办金燕,家住河北固安,继26日连续7小时参与采样,当晚在院简单休息,27日在回家途中接到紧急任务又折返回院,又一个连续7小时的采样,依旧无法回家,28日正常工作。
临近高考,家中有高考子女的家长时刻牵挂着孩子的备考,但在与疫情的较量中,她们无暇顾及家庭,毫不犹豫的选择履行医者使命。院长富大鹏、护理部张然、健康管理中心李莉、防保科高京蕊坚守一线,将对孩子的愧疚深埋心中。疫情期间,她们都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她们舍下的是小家的温暖、是对孩子的关爱,她们选择的是患者的安危、人民的健康。
院领导亲临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有力,关心关爱,有的亲自上阵,为有效防控疫情亲力亲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北京市委 “干部在岗、群众过节”的号召,带领职工并肩作战,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保护好我们的员工,早一刻阻断疫情。
采样点内不乏温情画面:一个排队等候采样的小男孩稚气地冲着“全副武装”的外科男医师闫笑迎问候“阿姨好!”两个七、八岁的男孩吃力地拎着冷饮送到采集点,放下便走……在孩子幼小的内心中对执甲战士充满深深的膜拜;
风雨过后就是彩虹。中关村医院的每一位“村里人”都将坚守自己的从医初心,不惧风雨,不怕苦难,与亿万同胞一起,共迎战胜疫情的那一天!